第492章 又是勋贵_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马甲小说网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492章 又是勋贵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92章 又是勋贵

  结果第五在渡江南下之时,又被黄德功孙应元袭击,再次损失两万多人才狼狈逃到江南。

  第六,黄德功和孙应元率军渡过长江,同时派人通知左良玉,希望左良玉堵截流寇退路。

  孙应元的意思,明军前后夹击张献忠和罗汝才,即使不能消灭他们,至少让流寇主力尽损,再不能威胁大明各地。

  左良玉本想借机干张献忠一把,谁知收到孙应元的求援后,左良玉竟然直接退兵,让张献忠罗汝才轻松南下江西。

  其实黄德功和孙应元也是没有办法,两军四万多人马渡江所需大量船只,加上当地官府不太配合,大军很难快速渡江。

  等龙腾军和虎贲军全部渡过长江,张献忠和罗汝才率领流寇残兵败将已经进入江南境内。

  盛京

  八大皇商覆灭后,大明紧紧关上和蒙古以及建奴贸易大门,严禁粮食和一切货物出关,开始对鞑子额建奴进行贸易制裁。

  鞑子和建奴本就不会耕种,关外汉人几乎被野猪皮杀光,他们全靠从关内掠夺粮食和人口维持生计。

  最近一次入关,不但一无所获,还搭上阿济格扬古利和数万军队,让皇太极一时谨慎起来。

  为了对抗明军火器,皇太子命令孔友德组建汉八旗,汉八旗全部使用火器,并有孔友德担任固山额真。

  以前号称汉八旗,其实汉军只有三旗人马,这次才是真正的汉八旗,同时命令组建朝鲜八旗,同样以火器为主。

  可是不入关劫掠,他们生活又是问题,最终建奴把希望放在朝鲜身上,要求建奴所需要军需和粮食,全部有朝鲜提供。

  朝鲜人民本就过的不好,在建奴严酷剥削下,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饿死人已经成为正常现象。

  可是他们没有办法,国主李宗深知朝鲜和建奴军事实力上巨大差距,他连丝毫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樱

  最近皇太极收到情报,大明开始对流寇发力,革左五营已经被灭,李自成也被压缩在陕北一带,正常情况下很快被灭掉。

  活动在南方的张献忠和罗汝才两部流寇也遭到明军打击,正在向南方山区溃逃,眼看大明即将平定霍乱多年的流寇。

  历史上在流寇即将被灭时,建奴屡屡果断出兵入关劫掠,最后让流寇死里逃生,不然流寇早就平定。

  并非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和建奴有勾结,虽然他们被官方称为流寇,可他们同样看不起关外蛮夷,也不屑和蛮夷合作。

  主要是皇太极战略眼光问题,他不想看到流寇被灭,皇太极很清楚,一旦流寇被灭,明军会全力对付他们。

  吸取上次入关劫掠被团灭的教训,在孔友德火枪兵未练成之前,皇太极暂时不打算入关。

  暂时不入关,并不是皇太极无动于衷,他再次把目标放在皮岛上,决定集中朝鲜所有战船攻打皮岛,从而威胁登莱。

  威胁登莱这个战略在历史上不成出现过,建奴没有海军,都是大明从海上威胁建奴。

  皇太极这次准备利用朝鲜水师,来个反其道而为之,打大明一个措手不及。

  可是朝鲜战船前几个月,已经被郑森几乎全部击毁,目前只有一些型船只,也就是比渔船稍微大点的商船。

  皇太极看到这一百来艘船眉头紧皱,他知道威胁登莱已经不可能了,唯有拿下皮岛这一条路。

  于是一百艘商船加上三万大军,从朝鲜境内铁山向皮岛进军。

  铁山距离皮岛很近,最适合向皮岛输送兵力,皇太极估计一百艘船往返三次,能把三万大军全部输送到皮岛登陆。

  可是皇太极这次明显看皮岛沈世魁,他们船只刚靠近皮岛海边,皮岛上大火炮两千七百多门对着建奴船一阵猛轰。

  直接把皇太极打懵逼,他皇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多火炮一起开火。

  半个时辰下来,一百艘船被干翻八十多艘,海上到处都是漂浮的木板和拼命挣扎扑腾的建奴和汉军。

  无奈之下,皇太极只好命令收兵取消攻打皮岛。

  结果这次皮岛之战以沈世魁万胜告终,半个时辰让建奴损失一万三千多人,虽然大部分是汉军和朝鲜人。

  原来上次皮岛之战,几乎集中朝鲜全部主力战船和建奴为数不多的水师,结果被郑森率领的真正战舰击败。

  战后沈世魁命人把沉船上火炮全部打捞上来部署在皮岛,目前皮岛大火炮已经达到四千门。

  作为皮岛老人,沈世魁当然知道铁山对皮岛的威胁,他把两千七百多门大火炮部署在铁山对岸。

  结果打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,想到两千多门火炮齐射的场面,皇太极都做噩梦,三年内建奴没有能力威胁皮岛。

  钟粹宫

  已经黑了,正常情况下皇城已经关闭严禁出入。

  但今日例外,张世泽和周遇吉亲自在城楼上值班,有急事经过允许可以出入皇城。

  看到李若琏回来,两位护国军将领立即命令打开城门放李若琏入城,李若琏对二人拱拱手,立即离去。

  朱慈烺还未休息,他在等待李若琏和岳洋的消息。

  宫中如此多太监宫女出问题,他知道短时间岳洋无法审问完毕,但多少还会有些结果出来。

  岳洋还未回来,李若琏先进入钟粹宫,这是朱慈烺回来后首次和李若链见面。

  李若琏想把此次刺杀皇帝的案子查清楚,一旦这个案子了结,李若琏会向皇太子谢罪。

  可他担心皇太子立即将他撤职查办,那样他死不瞑目,见到皇太子立即拜倒请罪:

  “参见殿下,臣严重失职,请殿下让臣完成这次任务,臣再自尽谢罪!”

  朱慈烺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知道刺客来自城外,他们完全是趁乱才进入京师,李若琏一直在崇祯身边

  此事虽然有失职,但责任并不在他一人身上。

  朱慈烺自己明明知道父皇母后宫中有问题,他一直未动手,自己也有责任。

  因此朱慈烺并未责怪李若琏:

  “平身,为何自尽谢罪,本宫不认为你有罪,调查的情况。”

  皇太子竟然不怪罪于他,让李若琏非常感动,急忙再对皇太子一拜道:

  “谢殿下,罪臣已经查清查,襄城伯李国祯和定国公徐允祯,还有郑三俊等一些文官勾结白莲教刺杀陛下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jm88.com。马甲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jm8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